这是在国外那个大环境中,和异族文化碰撞之后,艺术家们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审视的共同表现。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直担心东方的文化和文明会被西方的殖民甚至是同化。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国际化的形势会让本土艺术家更深的去理解自己的母体文化,并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影响中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文化。正如晶歆和我在谈到我们以后创作路线的时候一直说的,我们必须找到我们自己的身体语言,得让中国老百姓接受。
“身份认同”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并不被广大学者、艺术家和文化人频繁提及讨论,但是“身份认同”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大到一界奥运会的策划,小到一件商品的设计,我们开始探索“中国”标签。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文化不断的走向世界,世界艺术语言不断的涌入中国,我们很快就会寻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本土舞蹈艺术语言。而史晶歆还有很大一部分我们所不太熟悉的先锋者们似乎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了
《夜愿》(Night Wish),摄影:奥黛
林怀民和史晶歆,一个是年过七旬的当代编舞大师,另一个是先锋实验派的八零后,本来似乎不应该放在一起谈论。但是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他们历来作品的风格题材走向,似乎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话题。林怀民早期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古中国历史的想像,比如作品《红楼梦》和《白蛇传》等等;接着就开始关注台湾本土题材,比如作品《薪传》、《 廖添丁》等;之后开始取材于台湾当代平民生活,创作作品《我的乡愁,我的歌》和《街景》等;到后来慢慢找到特殊的云门舞蹈语言,代表作《水月》;之后的作品《行草》三部曲等使他的舞蹈编创风格不断走向成熟甚至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