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在法国的大学论文研究课题很大一部分是锁定在台湾的云门舞集以及台湾的编舞家那里,所以对于宝岛艺术家们的“中国身份认同”情结有着非常多的了解和感动。作为一个留法的中国人,在与异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我也会不自觉的萌生出对自我身份的一个鉴定,特别是对自我民族文化的一个认同。所以当晶歆兴奋的跟我说起她在和外国人创作交流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结的时候,我不禁欣喜于我们的个人经历是那样的不同,可是在“中国身份认同”概念上我们的感受却可以殊路同归。在那个瞬间的感触中,我会不自觉的联想起海峡那边的云门舞集的艺术总监林怀民先生在他创立台湾第一个现代舞团时候立的创团宣言: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跳给中国人看!
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艺术家是没有家国情结的,比如德国的编舞大师皮娜.包什(Pina.Bausch )就是否认自己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她不喜欢舞蹈评论者们形容她的作品非常的“德国”,她不希望自己被贴上固定的标签。她作品中的元素运用也绝对不会只局限于德国的表现主义舞蹈,而是可以挪用任何国家她所感兴趣的艺术形式。而我所了解的台湾的林怀民先生早期的作品则是非常的“中国”,或者说找到中国人自己的肢体语言一直是他早期创作的不懈追求。而有趣的是,站在舞台上的史晶歆的身体呈现状态和林先生早期作品中舞者的身体状态竟那样的神似,都有着一种“凝重感”,一种“倔强”而又“坚定”的“凝重感”。这种“凝重感”是我在其它的舞者身上很少见到的,一种似乎只有拥有家国情结的舞者身上才会有的一份庄重的历史“使命感”的身体呈现。
晶歆告诉我,她在国外感受最大的就是,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和“中国”是那样的密不可分,因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这样介绍她:这是来自中国的史晶歆!我想这是每个去国外留学或者访学的中国人都会有的强烈感受。我们的学者、舞者和艺术家们大步走出国门的时间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所以在外国人的概念中,中国是那样的神秘、遥远而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