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时间-碎片》(Memory-Time- Fragment),摄影:王博
史晶歆和我,两个同是八零后出生的舞蹈创作研究者的第一次相遇,不是在祖国,而是在日本,因为零九年的一个国际当代舞蹈创作交流计划。应美籍法国当代舞蹈编导苏珊.柏吉(Susan Buirge)老师的邀请,我从法国-晶歆从中国,我们在日本相识相知。全球化的国际形势让我们这两个中国人在他乡邂逅并慢慢的尝试多方位的接触对话。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北京我的单身公寓再次聊起我们所热爱的当代舞蹈。晶歆谈起她的创作思路从早期的喜欢触碰历史转变到现在更关注市井小民的生活。当她说起她有着强烈的国家民族使命感的时候,我一下子被坐在我身边的这个小个子舞者所吸引,因为她显然已经跳脱了追求传统的艺术“美”的概念的创作模式,而去追求更深层次的舞蹈的社会意义上了。因为那天谈话给我的诸多感动,于是有了今天写这篇短文的动机。
五年留学法国的生活让我对祖国的当代舞蹈发展甚是陌生,短暂的一个下午的聊天,晶歆给了我一个非常棒的近距离窗口,让我可以看到我所想要了解的中国当代舞蹈世界。从晶歆那里,我看到了一个当代舞蹈创作者对中国身份认同的追寻;从晶歆那里,我看到了一个中国女性对身体解放的不孜追求;从晶歆那里,我看到了一个当代舞蹈创作者在经受世界各艺术流派洗礼下的不懈努力和自我定位。
中国身份认同